在教学理念和培养方式方面,专业艺术院校长于“术”,而非专业艺术院校精于“道”。一般说来,专业艺术院校的专业师资都比较好,设备条件也比较好,在教学上也比较注重对“术”的培养,形成了独特的教学模式。譬如摄影专业的学生在学习的四年里可能都是在学习画面构图和摄影摄像,播音与主持专业的学生都在学习发音,但他们普遍对那些在他们看来是没有用的“道”不感兴趣,基础相对薄弱。毕业后虽然工作上手很快,但由于底子薄,往往缺乏后劲。
而非艺术院校的艺术专业很多都是在相关系院(如中文系或新闻系)的基础上办起来的,老师们可能有很好的文史哲功底,但多数没有机会参加艺术实践。很多教播音的老师可能没有到播音间去看过,而教编剧的老师可能从来没有写过剧本,教导演的老师更没导过戏,他们只是凭着自己的文史功底在应付着。对于影视,他们基本上是外行,他们教出来的学生可以坐而论道,真正动起手来就要弱许多,但由于他们功底比较好,对“道”的了解可能会比较透,只要通过“术”的这个瓶颈,有些人将来会很优秀,而另外一些人则可能永远都进不了这个圈子。
从就业及未来职业发展前景来看,很多艺术院校原来都是部属院校,并与相关的行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如中国传媒大学与国内电视媒体,北京电影学院与电影界,中央戏剧学院与戏剧界及影视界等。这些院校的毕业生很多都已经成为这些行业的精英或管理者,他们在这个行业里占据很大的优势,这毫无疑问给后来者提供了一定的便利条件。
近些年来,这种情况正在被打破,譬如广播电视系统已经不再是中国传媒大学这样的专业院校的天下,更多综合性大学的毕业生进入这个行业,而且显示出很强的实力,专业性艺术院校因此也面临着越来越大的竞争压力。
从招生情况来看,专业院校的竞争要比非专业院校的竞争要激烈些。通常,专业艺术院校的专业课考试要比非专业院校要难些。除了北大以外,录取艺术院校的考生的高考成绩也普遍高于非专业院校的考生,譬如中国传媒大学的影视编导专业录取分数就要比北京师范大学的编导专业分数要高。
联系电话:杨老师:17693463991【微信同】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兰州新区培训网看到的,谢谢!